news

新闻资讯

智能手表上架TEMU平台必读:RoHS认证全流程与实战指南

浏览:

 
智能手表作为集健康监测、通信、娱乐于一体的高集成度电子产品,在TEMU平台上需求持续增长。然而,其复杂的内部结构(含电路、电池、传感器等)使得RoHS认证成为合规上架的核心门槛。本文从智能手表的产品特性出发,拆解RoHS认证全流程及避坑策略,助力卖家高效完成合规,抢占跨境市场。
 
一、智能手表为何必须通过RoHS认证?
RoHS指令严格限制电子电气产品中铅(Pb)、镉(Cd)、汞(Hg)、邻苯二甲酸酯(DEHP/BBP等)等10种有害物质含量,确保产品环保安全。

TEMU平台强制要求:所有含电子元件的智能穿戴设备(包括智能手表及其充电配件)必须提供RoHS检测报告,否则将面临商品下架、店铺处罚等风险。
 
二、智能手表RoHS认证全流程
1. 明确检测范围与高风险部件
智能手表需全面检测所有电子部件及接触皮肤的材质:
 
核心检测部件:
 
主板(含芯片、焊点、电阻/电容等元器件)
 
电池(锂电池或纽扣电池)及充电器
 
屏幕(OLED/LCD面板及触控层)
 
表壳(金属/塑料)、表带(硅胶/皮革/织物)
 
传感器模块(心率传感器、GPS天线)
 
包装材料(含印刷油墨、塑料托盒)
 
高风险材料:
 
焊锡中的铅(传统工艺风险)
 
塑料表壳中的溴化阻燃剂(如PBDE)
 
金属表壳镀层中的六价铬
 
电池中的镉、汞(需符合电池指令)
 
2. 选择专业检测机构
优先选择具备ILAC-MRA国际互认资质的实验室(如亿通标准等),确保报告被TEMU及欧美日韩等多国认可。
 
3. 送样与检测要求
 
样品数量:提供3-5台完整样品(含包装、充电线,需与量产版本一致)。
 
检测方法:实验室将拆解手表,对主板、电池、表带等部件分别进行化学分析(如XRF光谱检测、化学萃取法)。
 
4. 获取合规报告
 
报告内容:中英文双语版本,需包含产品型号、检测标准(RoHS 2.0/3.0)、各部件检测数据及实验室签章。
 
特殊标注:若含无线功能(如蓝牙/Wi-Fi),需注明符合性(如欧盟RED指令)。
 
5. 提交TEMU平台审核
 
登录卖家后台“商品合规”模块上传报告。
 
关键核对点:
 
报告中的产品型号、电池容量、输入电压需与商品页信息一致。
 
多型号智能手表(如不同表带材质)需单独检测或申请系列覆盖。
 
三、关键注意事项与成本优化
1. 费用与周期
 
周期:常规7-15个工作日,加急可缩短至5-7天。
 
2. 规避常见问题
 
供应链预检:
 
要求供应商提供主板无铅焊锡证明、表带材质环保检测报告(如OEKO-TEX认证)。
 
避免使用含偶氮染料的表带织物(同步符合REACH法规)。
 
无线模块合规:蓝牙/Wi-Fi功能需额外满足EMC电磁兼容测试(CE认证关联)。
 
电池专项检测:确保锂电池符合UN38.3、MSDS等安全标准。
 
3. TEMU特殊要求
 
多国适配:出口欧洲需同步办理CE认证(含LVD、RED指令);出口美国需FCC认证。
 
儿童安全:若目标用户含儿童,需符合EN71或CPSIA标准。
 
 
总结
智能手表作为高客单价、高复购率的电子产品,TEMU平台对其合规审核极为严格。卖家需从设计阶段严控材料安全性,重点检测电池、表带、主板等高风险部件,并与检测机构合作实现“预检+整机认证”的全流程管理。建议同步布局CE/FCC等认证,满足多国市场要求,确保产品快速上架并持续热销。
 
小贴士:
 
若智能手表支持防水功能,需额外检测密封胶中的有害物质(如多环芳烃)。
 
不同版本表带(如金属链式、尼龙编织)需单独送检!